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整燈光效,其實說的就是單個LED發光效率,LED燈珠和燈具都有這個參數,而且經常會有人容易混淆這兩個,那么該怎么樣正確理解認識LED發光效率,我們看看有什么差別:
燈珠發光效率(燈珠光效)
首先,對于單顆貼片LED燈珠,分別有兩個效率的概念:
1、led燈珠發光效率,即每輸入1W的電能,能夠發多少光,這個效率是衡量單顆燈珠發光效率的指標,而不是衡量整燈發光效率的指標,所以單體燈珠的發光效率只是決定整燈發光效率的基礎,而不等于整燈發光效率。
2、LED燈珠轉換效率,指每輸入1W的電能,有多少電能被用來發光。發光效率一般用得比較多,轉換效率通常用來評估芯片的發展水平。
其次,在應用環境下的LED燈珠效率一般不太用到,不過一般用來評估一批次LED燈珠的質量,就是在不考慮驅動的情況下,貼片LED燈珠直接在燈板上消耗的功率和燈板發光總量的比值。這樣算出來的流明瓦數可以反映一批白光LED燈珠的平均發光效率,從而確定一批次白光LED燈珠的質量。
另外,驅動的效率可能熟悉的人比較多,就是輸入驅動的功率和驅動輸出的功率之比就是驅動的轉化效率。
燈具成品發光效率(整燈光效)
這個公式很簡單,就是燈具的發光總量和輸入總功率的比值。對于由于燈具結構產生的光轉換效率可能特殊一點,燈具結構的光轉換率 =整燈發出的光總量/燈板發出的光總量 ,其定義是:在燈板上發出的光和最后由整燈發出的光的比值,這其中至少要差一個由于擴光板或透光板對光衰減。
在常見的宣傳中,經常有人把整燈的發光效率和單顆LED燈珠的發光效率相混淆。對于它們之間的關系,我們可以粗略認為:整燈的發光效率 = 應用環境下燈珠的發光效率 -驅動的轉換效率 -結構的光轉化效率。
在這個關系式中,我們可以看出,整燈的發光效率應該小于LED燈珠的發光效率,除了上文說到的驅動轉換效率帶來的影響,還有一個經常為大家忽視的問題,就是燈具結構的影響。燈具結構的影響不僅僅是指擴散板帶來的影響,特別是對于側發光類型的燈具,其光轉換效率顯得非常的低,可以說是制約側發光類型燈具的一個瓶頸。所以,如果我們說整燈的發光效率時,應該扣除驅動的轉換效率和燈具結構的轉化效率。
總結:效率在LED照明中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。同時我們還要指出,效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而是會隨著工作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,比如工作的溫度都會使效率發生改變。所以當我們談論LED效率的時候,不僅要明確指出究竟是哪個效率,還要指出是什么環境下的效率。